首 页 农经动态 政务公开 农经管理 政策法规 农业产业化 合作社 招商引资 综合信息 农科园地 质量安全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三资管理 >> 全省农经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全省农经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作者: 发布时间:2013/7/13 编辑:苏立群 录入:苏立群 浏览次数:

全省农经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创新机制 强化服务

全面推进土地流转有序开展

助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肃宁县人民政府

2013620

 

尊敬的赵国岭厅长、朱立杰副厅长、各位领导,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肃宁县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全面推进土地流转有序开展,助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肃宁县位于冀中平原,县域面积不大,辖63乡,25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9万人,耕地面积56万亩,但农业基础较好,为粮食主产县、蔬菜大县、特种动物养殖及加工交易集散地,农民外出务工和本地非农就业较充分,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较扎实。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近年来,我县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大力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极大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9.98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8%,规模流转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5%,其中100亩以上的规模流转面积达3.5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5%2013年前5个月,新增规模土地流转面积近万亩。我县土地流转的做法引起了省市新闻媒体的关注,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沧州日报等先后对我县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为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政府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和政府常务会,听取土地流转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协调解决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台了《肃宁县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奖励办法》、《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方案》、《肃宁县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奖励办法》、《肃宁县农民合作社星级评定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一次性流转土地50亩以上发展设施农业并建成连片园区的乡镇,每亩奖励400元;对一次性流转土地100亩以上,从事大田作物规模生产的乡镇,每亩奖励200元,由乡镇主要用于奖补规模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年度评为星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按星级分别给予330万元的奖励;对产品通过省级知识产权审定的,给予5万元奖励;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或通过国家级知识产权审定的,给予10万元奖励;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所使用的商标被认定为省着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的,分别给予10万元、50万元的奖励。2012年度,共发放各项奖励资金870万元。

二、创新流转形式,破解规模经营主体用地难

  为保障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及时流入土地,我们经过广泛调研,探索推行了预流转模式,即由农户向村委会提交包括希望流出的地块、面积、流转期限、最低流转费标准等内容的委托书,村委会筛选审核后与农户签订预流转合同,报乡土地流转中心,由乡上报县土地流转中心,县土地流转中心汇总后统一对外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一旦有合适的规模投资主体,由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2012年共签订预流转合同2081份,预流转面积9327亩。预流转模式的推行,增加了规模用地储备,缩减了流转双方土地对接的周期和难度,为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据统计,全县流转的土地当中,51%流入到农民合作社,14%流入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三、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土地流转管理服务

  一是搭建平台。投资15万元建起了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配备了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建立完善了土地流转工作制度。各村也分别依托“四个覆盖”网络,扎实推进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规范程序。统一印制了《肃宁县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肃宁县农村土地预流转合同》,进一步完善了合同内容,规范了流转程序。土地流转价格经双方协商,按现行小麦或玉米的市场价格核算,以现金支付,建立动态增长机制,保障了转出土地农户的权益。三是完善档案。建立完善了土地流转报告制、登记制、合同制等规范化管理制度。流转合同签定后,流转双方、村集体、乡镇政府、县农经站各持一份,其中,村集体的一份统一在县档案局存档备案,有效避免了因档案丢失引起的纠纷。据统计,全县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1279份。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是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全县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达到112个,其中千亩以上园区3个;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家,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2家。农产品提档升级迈出较大步伐,“玉怀”、“碧花”两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河北省着名商标,8个产品获得了无公害认证、77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我县农产品先后打入家乐福、美廉美、华联等大型超市,成为北京部分高校蔬菜供应基地,通过配送网络销往千家万户。

    二是培育壮大了规模经营主体。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33家,流转土地5.1万亩,入社社员达1.6万人,带动农户6.2万户,遍及全县94%的行政村。其中,拥有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10家。全县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到103个,流转土地1.4万亩。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逐渐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推广的主力军。

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后,农民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除每年每亩土地600-1200元左右的地租收入外,还可以获得外出务工、经商或养殖等其他方面的收入。尤其是不愿离乡或不能长期外出打工的农民直接为土地流转受让方打工,实现了原地就业。付佐乡葛庄村,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户,靠种地来维持生计,每年全家纯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而今8亩土地流转后,每年地租收入8000元,外出务工收入5000元,一年全家总收入可达13000元,纯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据测算,全县流转农户年增收7900多万元。

各位领导,虽然我县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们将以本次会议召开为契机,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再接再厉,真抓实干,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三个原则 把握十个节点

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鹿泉市人民政府

2013620

 

鹿泉市地处省会西部,是石家庄组团县市。全市总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32个开发区,208个行政村。地总面积33.9万亩,其中家庭承包28万亩,涉及农户7.6万户。201011,石井乡黄岩村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后,鹿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及时掌握动态,切实解决难题。成立了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登记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农牧局。201110月,将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呈报农业部备案后正式开展登记试点,至20122月试点村登记工作结束。共登记面积1090亩,占该村二轮承包面积的100%。试点成果得到了部、省厅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是“坚持三个原则,把握十个节点”:

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登记的原则。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内容和程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对于农户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山场、“四荒”、机动地等,在对农户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登记后,再行登记。

二是坚持维护稳定的原则。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登记依据,不打乱重分土地、不重新发证、不重新签订合同、不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维持现有合同和证书,其所记载内容一律不动。凡有纠纷的,待纠纷解决后再登记。

三是坚持科学简便的原则。积极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土地信息登记准确,方法简单易行,空间位置图直观明了,成本节约。

把握十个节点:

1.宣传动员。专门召开了试点村户代表会,宣讲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编写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政策明白纸,逐户发放,并在村内显着位置张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配备人员。市级专门配备2名懂政策、熟业务的人员驻村开展工作。乡级专门配备2名懂业务、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员录入承包信息。村级成立登记工作小组,村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会计任副组长。成员由乡包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组成,同时村聘请8名人员和班子成员一起直接进行进地绘图、填表等各项工作。

3.保证经费。为了保证登记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安排了13万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测量设备;建立数据库、空间位置图制作;村聘请人员人工费用补助等。

4.地块认定。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成果(也就是二调影像图),通过技术手段将其相关影像图进行矢量化,初步形成空间位置草图。参照道路、水渠等明显地物界线,由工作人员带图进地,农户现场指认地块,绘制承包地块工作底稿,标出地名、户主、面积、四至。为便于制图、资料归档、查询,对每个承包地块进行了编号。(这项工作相对来说,工作量大,耗时较长。)

5.信息核对。将农户持有的承包合同书、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具体内容,与村承包合同底帐进行核对。核对后与二轮承包时的家庭成员信息,共同录入调查表,形成二轮承包的完整信息。

6.及时公示。将核对后的二轮承包完整信息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便于群众提出问题,并进行纠正)。

7.修正草图。依据公示无异议后的农户承包信息,将空间位置草图进行修正。(空间位置草图绘制涉及农户名、亩数、编号等基础数据,工作要细。该项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登记工作的成败。)

    8.签字确认。将农户家庭成员、承包地编号、地名、面积、四至等信息,形成村级承包合同底帐,由农户签字按手印确认,同时在空间位置图上按手印确认。

9. 标注到证。将每个农户承包地块的空间位置图进行打印、盖章,发放到户,附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中。

10.整理归档。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装订归档。同时将试点工作中的空间位置图、二轮承包信息等电子信息形成数据库,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登记簿分别由市、乡、村三级保管,便于管理、查询。

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动态监管。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将农户共有人信息、承包地块等所有信息录入数据库,形成电子档案、电子地图,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动态化、微机化管理,提高了效率。

二是有利于农村稳定。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对二轮土地延包工作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农户承包的地块面积、四至,消除了农户之间地块四至不清等方面的纠纷隐患。

三是促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通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确定了农户承包地空间位置,使农户打消了土地流转到期后难以返还原承包地的顾虑,由担心流转变为放心流转,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以上是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初步探索,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兄弟县市批评指正。

 

 

 

 

 

 

 

 

 

 

理顺产权关系  活化内部机制

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

——沙河市栾卸村实施股份制改革的情况汇报

沙河市人民政府

2013620

 

栾卸村位于沙河市中部,全村839户,3030口人,耕地4500亩。1997年以来,栾卸村通过对集体企业和集体土地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实现了“农民变股东,土地变资产”的同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到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 11亿元,集体资产累计达到16亿元,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文明奖”“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一、股份制改革的动因

    栾卸村是一个从穷村、乱村经过多年艰苦创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村,从最初集体欠债14万元,到1996年村集体拥有11家企业,年营业收入3.3亿元,利税7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00多元,栾卸村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但是,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原有传统集体经济管理模式逐步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集体产权不清使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逐渐消失。由于村集体产权属于全体集体成员所有,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权虚置,造成的集体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村企不分,使农民和职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群众对集体经济漠不关心,职工不把自己视为主人,直接影响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二是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紧缺。随着集体企业的发展,资金短缺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通过贷款解决,不仅资金成本高,而且贷款很难,乡村集体企业贷款更难。因此,筹措资金成为集体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三是集体收益分配矛盾成为影响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村内人员的变动,造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固定,在利益分配上实行大锅饭的分配体制,村民、职工贡献大小不能体现,造成群众积极性的挫伤,也在村民间产生了利益矛盾,形成新的不稳定。

     为解决这些问题,栾卸村开始了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二、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1、评估资产。19921996年,栾卸村专门成立了由干部、党员、集体成员代表组成的集体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对截止到1997531的经营性资产进行清查评估。经清查评估,集体所属企业总资产3.3亿元,净资产2.2亿元,以此作为股份制改革的总资产。

    2界定成员。认真做好集体成员人数核实统计的基础上,明确村民、干部、职工优惠股分配的原则和认购的条件,确定:配股人员资格以集体企业开办到改制截止时间为依据,19835311997531集体在册农业户口和企业干部职工均具有配股资格。

    3、量化资产。将评估后的集体企业净资产,在村民、企业和职工中进行配股,其中企业配股4359万元,占25.6%,村民和职工配股12641万元,占74.4%。为了鼓励群众参股,体现村民和职工的“主人地位”,将村民和职工股的40%1:2的优惠价格进行认购,其他60%按照1:1比例由村民和职工评价认购。通过认购,筹集资金8715万元,同时,对经营困难的四家小企业实施竞标拍卖,置换资金1000多万元,使集体资产增值一倍多,既量化了股份,也筹集了发展资金。

    4量化土地。即把集体统一经营的全部土地按照一定标准量化成分配收益的份额。从1998年开始,全村4500多亩农户承包地,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流转到村统一经营,发展农业、林业生产。村集体将统一经营的土地,按照村内在册人口,量化享有分配土地经营收益的份额。一是以家庭户为单位,从迁住集体开始(最早1949年),到1982年底大包干分地底账人口数量为计算依据,每户每年每人计算一份;二是从1983年到2008年年底,按村内在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计算一份。每户每人平均最多不超过60份。全村799户,共确定土地分配份数127970份,平均每人44份,并由村发给《栾卸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栾卸村集体经济权益分配证》,土地承包证和收益分配证经登记后可以在本集体内转让、流动。

5、健全组织。对改制后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长、监事长,制定了公司章程,明确了职责权限。由村集体牵头,对集体土地的树木及建筑物等评估作价,注册登记成立了农业、银杏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拥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份额,自愿加入合作社。村合作社按照各自章程,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份分红。

 三、改制取得的成效

     1、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制,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资金快速积累,村民收入显着提高。截止2012年底,全村资产总额比改革前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5倍,达到15000元,村集体年可分配收益总额达到1351万元。栾卸村在邢台市建设了绿树掩映、环境优美的村民居住小区,率先实现“人人住楼房、家家有车开”的梦想。

    2、明晰了产权,理顺了利益关系。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理顺了集体经济分配关系,实现了分配股份化,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权益,从体制上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改制后,盘活资本7600万元,股值增长6倍,户均分红20万元,同时,由于身份的转变,农民(股民)成为集体的主人,大大增强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完善了管理机制,规范了经营。改制后,理顺了村级党组织、经济组织和自治组织关系,建立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自治组织与经济组织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随着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经营管理的规范,做到了政企分开,实现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也为扩大基层民主、强化监督制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提供了机制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  创新推广模式

全面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隆尧县人民政府

2013620

隆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12个乡镇276个行政村,总面积749平方公里,人口51万。耕地面积81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18万亩,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和河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县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产出率,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业病虫害防治费用,我县紧抓机遇,因势利导,强化资金投入,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已发展不同类型专业化防治组织65个,购置大型自走式喷雾机60多台套,中型机动药械3000多台套,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人,2012年,小麦、玉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40万亩,占比达到33.9 %;农田亩用药成本减少23.3%,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3.2%,节约用工50%。农业部、省、市等领导先后到我县观摩指导,并对我们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高度重视抓启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确定专人具体负责,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宣传指导。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广播电视、农业信息网、12396平台、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操作办法和防治技术。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技术下乡20余次,播放专题讲座5期,印发病虫情报3万份,发送短信4万条,发放明白纸10万份,提高农民群众对专业统防统治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实行责任分包。发挥我县农口部门“有事一起上”的优良传统,统防统治关键期,由12个农口部门分包12个乡镇,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全部驻点到乡镇,全程跟踪服务,防治不结束,人员不撤离。四是严格督导检查。在防治期间,县委、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导组,经常性深入防治一线督导检查,对领导重视,行动快、效果好的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行动迟缓、贻误防治时机的全县公开曝光。

二、强化资金扶持,加大投入抓推动。去年以来,我们从粮食生产先进县奖励资金中拿出300万元,同时,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向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对机防队给予补贴。对3个整建制高产创建乡镇,全部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每亩补贴机防队工费1元,药费4元;其它地块每推广1亩,补贴机防队工费1元;同时,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在全县47个重点帮扶村,对老党员、五保户、军烈属等实行工费、药费全免,他们的现身说法使推广效果明显。二是对购买农机具给予补贴。将统防统治机具优先纳入农机补贴,专业合作社购买自走式大型作业机具,每台补贴7000元,配套水罐补贴1500元。其它小型机具,应补尽补。三是对推广新技术给予补贴。为适应大型喷药机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田间作业,我县以固城镇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为试点,将原来普遍采取的小麦播种“六密一稀”种植模式调整为“四密一稀”,并从高产创建扶持资金中拿出12万元,对“四密一稀”播种方式实施播种补贴和喷药补助,每亩补贴播种费7元,工费、药费5元,今春发展1万亩,秋季准备推广5万亩,为大型机械全程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创新推广模式,龙头引领抓带动。重点采取两种模式:一是“龙头+基地+农户”模式。食品制造业是我县支柱产业,年转化小麦120多万吨。近年来,我们以今麦郎公司为依托,采取“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10万亩优质麦场,由公司统一进行病虫防治,仅此一项就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10万亩。今年,宏望国际又与金田源小麦种植合作社就建设10万亩绿色小麦生产基地达成了合作协议,有望获得省有关部门1亿元的资金支持,将对我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开展再次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合作社+农户”模式。目前,我县以科明、富民、旺农等为龙头,已形成30多个种植合作社,入社农户1万多户。我们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合作社创新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开展防治服务。对3个整建制高产创建乡镇,实行全承包防治,费用由县统筹解决,县政府与合作社签订病虫害统一防治协议书,合作社机防队进行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价格、统一防治服务。对半承包防治的农户,合作社提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由农户自己选购,价格低于市场价10-15%,合作社机防队实施代防代治服务,农户交纳一定劳务费用。对开展自防的农户,由农户租用统防统治药械自行防治,按租用时间收取费用。通过有效防治病虫害,2012年我县小麦和玉米亩产达到1001.8公斤,首次达到“吨粮田”标准。

各位领导,虽然我县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力促隆尧县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现新发展,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强化农经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

承德县人民政府

2013620

 

近年来,我县始终将农经工作作为“保稳定、抓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摆布,通过搭建平台,规范运行,活动提升等措施,有力塑造了农经管理工作新形象,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是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2012共查处上访案件70起,其中农村财务案件32起,涉及资金1300万元,查处违纪资金32.4万元,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1万元;处罚村、组干部14人,建议纪检监察部门给予党纪处分6人;受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38起,调解26起,仲裁12起,纠纷调处率100%二是增加了村集体财富积累。截至2012年底,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重点22个村的可盘活资产资源进行盘活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578.76万元;集体收入5-10万元的村达48个,10-50万元的村达12个。三是促进了规模土地流转。截至2012年底,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8.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17.8%当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万亩,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

一、构建高效的农经管理服务平台

健全农经、仲裁、土地流转等机构,搭建管理服务平台,保障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一是选优配强三级农经队伍。县级设正科级农经局,在原有16个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又增加4个编制,并通过从乡镇择优选调、公开招聘等方式充实工作人员。乡镇设农经站和代理服务中心,调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确保每个农经站至少有35名工作人员,乡镇农经站长的任命与农经站工作人员的调入调出,乡镇须征求县农经局的意见,以此保证农经工作的连续性和农经队伍的基本稳定。按每68个行政村配备1名专职会计的要求,配齐代理中心工作人员。各行政村设1名专职或兼职助理会计。二是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每年由县农经局统一组织,对乡镇农经站工作人员、代理中心人员、各村助理会计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考试,向考试合格的村助理会计发放上岗证,持证上岗。同时,规定新调入的代理中心会计和农经站工作人员必须经县农经局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方能上岗。三是保障运转经费。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经费20万元,保障了各项农经工作扎实开展。四是加快农经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各乡镇农经站及代理中心硬件、软件,健全完善“三资”公开平台、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构建“三资”监管、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等管理系统,使资产资源、土地流转、农村财务账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涉农合同管理等工作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动态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二、构筑完善的农经管理工作规范

农经管理工作是履行村级民主自治、保障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石。只有筑牢制度管理这一“基础”,才能保障“以制度管理,靠制度服人”,才能确保高效规范运行。我县在这方面,一是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在广泛征求县、乡、村不同层次意见的基础上,2012年再次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外援款物管理两个办法及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2003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审接制,加强村级代管金和备用金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科学设计村级事务的运行环节和步骤,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代表、村民的监督作用。对村级“三资”管理重大事务、村级一般事务和村级日常事务分别采用“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两议一公开一监督”和“一议一公开一监督”的运行步骤与操作方式讨论决定,并具体明确相应的监督内容和范围,及时、全面公开村内各类重大事项及财务,确保各项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完善监督评议机制。继续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努力提高村干部履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行村干部公开服务承诺制度,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公开栏等形式,由村“两委”班子向群众公开承诺,年终对承诺办理的实事和办理结果进行公示,广泛接受村民的监督。三是建立农村职务犯罪防范机制。建立普法教育机制,采取多部门联合加强村干部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干部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各乡镇定期召开情况汇报分析会,查找问题,及时约谈责任人进行预警;建立村干部职务犯罪防范监督举报机制,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代表作用,鼓励其及时向乡镇及有关部门反映村干部违规违法行为;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有较严重违纪违法嫌疑的村干部,组成联合办案组,依法依规予以查办。

三、扎实开展好“农经管理规范年”活动

为把农经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2012年,我县扎实开展了“农经管理规范年”活动,重点是着力抓好农经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主要开展好三项内容:一是切实抓好制度落实。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合理调配力量,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乡镇农经站及代理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全年开展定期督导检查2次,分别是在5月底,由县人大、财政局、审计局、农经局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行全县农经工作督导视察,并就督导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做报告;9月下旬,由县督考办、农经局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各乡镇制度落实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下发通报,要求各乡镇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找准问题症结,集中时间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同时,充分发挥乡镇主体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确保各项部署得到全面落实。二是强化村级财务审计。安排乡镇代理中心在年中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农经站年底对所辖行政村的财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县农经局组织人员对村级财务直接进行了抽查审计,乡镇对村的审计率达到100%,县对乡镇的抽审率达80%以上。同时,加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代管金、土地补偿费管理和使用等专项审计,每次审计都及时公布结果,对审计出的问题,严格依法依规处理。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强化对乡镇农经工作考核,对连续两年排名在后三位的乡镇,取消当年乡镇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评优评奖资格。对因执行农经法规制度不到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出现重大问题或被县农经局评定为不称职的农经站长,由其所在乡镇进行必要处理。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提升农经工作水平,为创建和谐有序的农村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关闭本页]
"平泉农经信息网" 主办单位:中共平泉县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地址:平泉县行政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